1981年,他远渡重洋从澳门来到大洋彼岸的南美洲国家——秘鲁与父亲重叙。当他的双脚重新踏上秘鲁土地的那一刻起,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从零开始的他,一步一个脚印在商海中栉风沐雨、摸爬滚打,经过父亲的鼎力辅助,再加以辛勤的努力和拼搏,如今的他已功成名就,成为异邦打拼的粤商中典型的代表人物。他创办的中餐酒楼在当地同行业中首屈一指,不但是秘国各大企业和财团举办各种招待酒会的必选之地,而且就连秘国政府各级官员亦是他酒楼的座上宾。他,就是享誉秘鲁的著名华人企业家、秘鲁开平同乡会会长、秘鲁中华通惠总局理事罗兆雄先生。

在秘鲁侨商两界,提到罗氏家族很少有人不晓。罗家到秘鲁来创业,可以追溯到祖父那一辈。1940年,罗家爷爷从家乡广东开平乘船远渡重洋来到秘鲁,在首都利马以卖猪肉为生。经过多年的辛苦努力,他将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并成为开平乡亲里称作“金山客”的华侨。1958年,他的儿子罗源来到秘鲁接过了父亲创办的这份家业,并用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在短短几年内便将这份家业提升至原有的10倍以上,那时罗家爷爷已有了退休并打算定居澳门的意思。数年之后,具有超前商业眼光的他果断地将猪肉档全部卖掉,转做当时很多人想做但又不易做的中餐酒楼、旅店及建筑业。凭着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胆识,借助天时地利人和,历经周折终究取得了成功的事业。

1964年,罗源因继续拓展事业,无暇更好的照顾刚满2岁的罗兆雄,故此将他送回从秘鲁退休回澳门定居的父母身边,让他与姐姐和哥哥团聚,1962年出生的羅兆雄姐弟三人自少一起由祖父母代为养育和照顾,生活十分融洽。罗兆雄是家中的老小,加上母亲过早离世,所以格外深受祖父母的疼爱。不过在他的心里,遗憾的是欠缺了一些父母们的关爱,但懂事的他非常清楚这是无可避免的……

罗兆雄在祖父母的关怀下茁壮成长,在读书期间,他认真的学习中华文化,并时常受到祖父母的教导。在祖父母的熏陶之下,他从小立志将来能成为一个商人,希望长大后能够帮助父亲打理生意上的事情,替父亲减轻负担和辛劳。因此,当他读完初中后便停学,特意到一些饭店及酒楼工作,目的是多学习一些厨艺及管理经验,希望重返秘鲁时能够帮助父亲。

时至1981年,已满18岁的罗兆雄被父亲从澳门重新接回秘鲁,为了让他能在新的环境中适应,特意安排他去学习西班牙语。从那时候起,罗兆雄才算正式与父亲相处,在他们父子相处的日子里,罗兆雄渐渐地感觉到父亲是一位有商业头脑且又关心家庭有责任感的人。当看到父亲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时,罗兆雄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痛楚,于是他在闲暇之余跑到父亲的餐馆里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到父亲。就这样,他一边学习,一边开始渐渐地介入餐饮行业。有了儿子的帮忙,罗家的餐馆生意日渐红火,事业如火如荼, 那时父亲便将目光放在投资旅店与建筑业。

随着时间的流逝,罗兆雄慢慢地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环境,但他还是时常挂念在澳门的亲人和朋友。1985年,他因事务返回澳门时与亲人和朋友再次相聚,就是在那个时后,也许是在缘份的指引下,他与现在的妻子相识相知,并步入了幸福的婚姻殿堂。婚后,他与妻子一起回到秘鲁居住,并育有三子女,一家人其乐融融。太太在相夫教子的同时,全力支持罗兆雄的事业,从此,他在事业上可谓是勇往直前。

在澳门时的酒楼学习经历,加上在秘鲁帮助父亲管理酒楼的经历,让罗兆雄在餐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也为他日后自己创办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7年,在父亲的帮助下,罗兆雄与几位好友合资开设了一间同时可容纳100人的名为“皇都”的中式餐馆,这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

据罗兆雄回忆说:“当时在秘鲁经营中餐馆的人有很多,他们有些为了迎合当地人的口味,把中餐改造成不中不西的品种,实在是埋没了中餐的风华。”因此,他自己在经营中餐时,为了坚持中餐的中国味道不走样不变质的主张,专门从广东和澳门请来厨师,原料从当地华侨经营的农场里购买,佐料则直接从中国进货,这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秘鲁,是一个新潮而大胆的尝试。也正是在罗兆雄的刻意追求中,“皇都”酒楼的每一道菜肴都保证了纯正的原汁原味。“皇都”除了以港澳的酒席菜式吸引客人之外,在装式设计上也与其它餐馆大有不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餐馆刚一开张,前来就餐的顾客竟然接踵而至,生意非常红火。在之后的时间里,很多同行的从业者看到“皇都”的生意如此之好,都纷纷前往参观考察一探究竟,就连时任的秘鲁总统也慕名前往他的餐馆品尝美味佳肴。从此,“皇都”的生意蒸蒸日上……这便是罗兆雄人生中赚取的第一桶金。

初次创业的成功让罗兆雄信心倍增,这不但是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成为一个商人,同时也帮到父亲减轻了家庭负担。在精心打理餐馆生意的同时,他的心中还在盘算着另外一件事情: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吃中餐,但是法国餐却比中餐有名,如何才能让中餐在秘鲁的形象再提升一个档次。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和分析,细心的罗兆雄发现很多中餐馆的软件不如西餐,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尝试着去提升中餐在秘鲁的形象。

经过几轮细致认真的谋划,1995年,罗兆雄在父亲的鼎力支持下,不惜注以240万美元的重金与原有餐馆的股东再开设另一间更大更豪华的名为“富临门”的大酒楼,他要将中餐以一个更高档更优质的形象重新树立在世人面前。因投资数额较高,罗氏父子成为该酒楼的大股东。据罗兆雄回忆说:“如当时没有父亲在资金上和精神上的大力支持,富临门绝不会有今日的规模。”

在“富临门”大酒楼开张初期,罗兆雄想象着管理会与“皇都”一样容易,但在营业首天,便遇到了困景。因生意太旺,他从中国聘请的厨师因不懂西班牙语言难与下属沟通,西人侍应也不太识菜谱,再加上他是当地餐饮行业第一间以中文程序设计计算机管理,虽工作人员在营业前都曾参加过培训,但是菜单在程序上还是时常会发生错误,导致客人投诉不断……那段时间,除了父亲的默黙支持外,其它股东将所有责任都推给了罗兆雄。在种种压力之下,他的体重竟然在一个星期之内下降了7公斤,面对如此辛苦他从未抱怨,而是咬紧牙关挺了过来。在他亲力亲为的管理下,“富临门”大酒楼逐渐步入正轨,已由当初的小型餐馆式经营模式,成功转化为企业式经营。

2000年,当罗兆雄积累了雄厚的资金之后,再次在唐人街开设了一间名为“中华楼”的中式酒楼。因该酒楼位于二楼,加建一条扶手电梯,这亦成为全秘第一间私人拥有扶手电梯的酒楼,并且是第一间推出中式自助餐的酒楼。由于酒楼处于繁华地段,加上新颖的自助餐,使得酒楼生意一直畅旺。此间酒楼的开设,让罗兆雄再一次改写了中餐在秘鲁的服务形式。

在“中华楼”开张数月,昔日生意红火的“富临门”大酒楼突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危机,包括一名总厨在内的两名股东突然间提出要移民美国,并要求罗兆雄只能用现金购买其股份。因当时政局不稳已经影响酒楼收入,加上刚刚将大部分资金投入了“中华楼”,对于这样的无理要求,罗兆雄实在无法应对。但为了拯救酒楼,最后只有应承分期购回其股份,才使此事得以圆满解决。

多年过去了,罗兆雄从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成功转化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商人,成为秘鲁中餐界举足轻重的人物。2009年9月的一天,罗兆雄忽然接到通知说,在“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的评审中,他和他的酒楼双双获奖了,这个消息让他感到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2008年3月份在秘鲁举办的“亚太高峰论坛”期间,一批中国参会代表曾经到他的酒楼里吃过饭,其中就有中餐协会的代表。他们一致认为,罗兆雄的酒楼不仅完美体现了中餐的精华,而且强烈地展现出企业主对中餐理想的追求。于是,在他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和他的酒楼分别获得了“国际中餐业著名企业家”和“国际中餐名店”的殊荣。

多年来,罗兆雄将中华饮食文化在秘鲁大地绽放,一次又一次的改写了中餐在世人面前的形象。在一般人看来,拥有如此的成就已经可以清闲下来,只要打理好这些事业就可以了,但在罗兆雄的心理始终有一个未完成的事情,那就是要为居住国和祖籍国做点应有的贡献。

随着事业的不断扩大,高瞻远瞩的罗兆雄发现秘鲁是世界12大矿产国之一,主要有铜、铅、锌、银、铁和石油等,许多矿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于是,他斥资转投矿产业,以便向中国输送秘鲁丰富的矿产资源。有朋友劝他,矿业投资是一项投资期长且风险大的项目,作为私人资本,万不可轻易投入,否则后果将十分严重。罗兆雄则认为,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肯定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作为一名华侨,理应凭借自己熟悉驻在国国情的优势,为祖国的复兴略尽绵薄。成功了,于国于己有利;失败了,亏的是自己,不会对国家造成损失。

罗兆雄义无反顾,将餐馆交给属下去经营,自己则在餐饮业全身而退,扑进了全新的矿产业。此外,他还在秘鲁郊区买下1700公顷的土地种植水果和芦笋,产品将出口中国。在为祖国、为自己做打算的同时,罗兆雄没有忘记做这样的计算,他的这些新项目,为秘鲁提供了多少个就业岗位。他深知,只有努力开创多赢局面,生意才会做得长久。

事业的繁忙,让罗兆雄很少有时间回到祖国和家乡,但他却一直在默默地为祖国和居住国的公益事业和侨社尽心尽力。每当他得知祖国和家乡遇到各种自然灾害时,他总能慷慨解囊,全力协助灾区同胞渡过难关。2009年,在他被推选担任秘鲁中华通惠总局的理事之后,便更加热衷于侨社的工作,每当侨社举办各种公益活动时,时常会看见他的身影出现在活动现场。由于热衷于侨社事务,罗兆雄从2009年便开始着手组建秘鲁开平同乡会, 2010年2月同乡会正式宣告成立。因为在圈内有极高的影响,大家一致推选他担任同乡会首届会长。

罗兆雄和秘鲁开平同乡会理监事长拜访秘鲁司法部并和部长Rosario Fernandez合影

为了同乡会的会务更好的发展,出钱出力的事情罗兆雄总会义不容辞的接下。由于生意方面的因素,他与当地政府官员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和友谊,基于此,侨胞们请他帮忙向秘国政府提出,希望出法例帮助解决改正中国侨胞在历史遗留下来因语言不通令姓名出错的身份问题,并请求秘国政府捐赠一块用地,用于建设一间中国医院和一间中国文化中心,为广大秘鲁民众和侨胞服务。为了侨胞的利益,罗兆雄想尽办法、用尽全力去与秘国政府争取,经过长时间的周折,秘国政府终究答应捐赠一块一万多平方米的用地,并已于2011年3月份签署了正式的捐赠协议。此乃侨胞移民秘鲁首次获得秘政府捐赠用地,亦堪称南美洲首例,长远来说,对中秘友谊及贸易有着莫大的影响,可藉此平台打开南美之门。罗兆雄在此事件中可谓是劳苦功高、功不可没,当地侨胞都表示非常感谢于他!这亦正令他更想为中国和秘鲁之间的友谊和贸易而继续努力!

兔年伊始,罗兆雄已为新一年的事业发展做好规划。目前,他正开始向太阳能事业迈进,在不久之后他将邀请秘鲁能源部的官员同他一道来中国参观考察太阳能产业,希望将中国优质的太阳能产品带入秘鲁,为秘国民众造福。在这里,笔者也衷心地祝愿他今后的人生会越来越好,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事业!

( 此文修改于2011年2月2日,原文:执着引领成功 拼搏铸就辉煌——秘鲁开平同乡会会长 罗兆雄)

附:秘鲁-新世界日报简介

《新世界》日报进入主流
新世界日报社长: 罗兆雄
秘鲁是位于南美洲,是印加文化的发源地,东邻玻利维亚,西临太平洋,北上危瓜多尔,南部智利,地理环境优越,地大物博人口少,人口数量三千万,华人,华裔佔总人口百份之十.秘鲁对华人亦十分尊重,友好,华裔人士在当地政界亦都曾担任过职务.
新世界日报在秘中友谊基金会支持下,在2013年1月8日在南美洲-秘鲁正式出版,亦以其梦想为基础,希望將中国文化软著陆于秘鲁,推广与当地文化互相交流.

宗旨:

《新世界》日报是由秘中友谊基金会主办的,以“中华情怀,放眼世界;相容开放,创新进步”的理念;坚持“弘扬中华文化,关注华人民生,反映社会民情,暸望世界风云”为目的;秉承“影响力就是生命力”的办报宗旨服务社会,使报纸成为“中秘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樑"。

定位:

《新世界》日报目標定位於南美洲国家的高端读者,聚焦中国和南美洲国家的时事政治、財经新闻,对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社会等各方面人们关心的热点、重点、焦点问题进行探讨与深入的报导。总汇世界各大洲新闻,开辟秘中视线与商机。

资讯:

《新世界》日报將为秘鲁读者感知中国开启一扇门,为秘鲁政府和经贸界人士提供尽可能多的商业资讯,为使本国各界人士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並將及时地报导在秘鲁举行的国际性重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