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关中

《德华世界报》主编呢喃

在欧华文友中,除了同在汉堡的谭绿屏大姐,呢喃,算是我见过面次数最多的文友。第一次是在2011年秋天。当时德国《华商报》第二届读者·作者·编者联谊会在弗莱堡举行,她是活跃的记者当然在场。第二次是2012年在荷兰举行的中西文化文学国际交流研讨会上。又过了一年,在柏林举行的欧洲华文作家协会年会重逢,第四次是2013年秋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世华作协大会上。

欧华文友,散居四面八方,能见四次面,那就算老朋友了。我对呢喃,还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我们是“同科进士”,同时受谭大姐推荐,同时被吸收“进”入欧华作协的文“士”。呢喃待人特别真诚热心,记得2012年,我要发表《奥运会名城》系列,需要配一两张柏林的照片,向家住柏林的呢喃求援。她二话没说,就赶紧寻找,一下子给我发过来9张柏林风光照,还一再说,如果不够,她再去补拍,这样的热心肠真让我感动得不得了。

这次我尝试写会友小传系列。电话打过去,呢喃推辞,说自己是新会员,没有突出成就。架不住我一再请求,才说,那好吧,就算支持高大哥写作,这样才有了读者面前的这份小传。

文革血泪

呢喃出生在中国寒冷北疆黑龙江省的一座小城,教师世家。其父放牛娃出身,孩童时代即父母陆续撒手人寰,跟姐姐一家生活。他学习用功,成绩优秀,考进了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正好解放军招收飞行学员。就去报名,经过严格的筛选,最后被选拔进长春空军航校,入校即享受军官待遇,接受苏联专家的专门培训,那可是新中国第一批自己培养的航空飞行员,作为战斗机飞行员,要求比一般的飞行员更加严格。他刻苦学习,文化课理论课顺利通过,但在飞行训练中出现问题,驾驶战斗机升空后俯冲时,就会流鼻血,几次手术治疗无效,只好放弃原来的英雄梦想,自愿退伍转业,回到小城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这时他认识了呢喃妈。

呢喃妈出身于一家勤劳的农户。这家本来田产不多,按共产党的阶级划分应该是中农,呢喃外公要亲自下地干活。后来家里省吃俭用买了地,雇了长工,日子富裕起来,结果土改时划为地主,这个成份后来使他们家吃尽了苦头。呢喃大舅才华出众,上过黄埔军校。1949年准备撤台,人已到广州,却收到呢喃外公的信召唤回家,回来后就再也走不脱了,终身致力于教育事业。国民党军官这顶帽子使他受压一生,而且连累了家人。呢喃妈命很苦,十几岁就没了妈,远离严厉的父亲,寄养在他乡哥嫂家艰难度日。由于品学兼优,身为学校大队长的呢喃妈,为了早日自食其力,高小毕业后留校当老师,一边培训一边工作。她聪明貌美,能歌善舞,又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后来被抽调文工团做了多年的专职演员。

呢喃的爸妈郎才女貌,共同的境遇,又都是教师,很快就沉浸在热恋之中成立了小家庭。那时呢喃爸是高中班主任老师,教授语文、政治课,同时担任校团委书记,被作为后备干部培养。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和同学们打成一片。那个时候,他虽说是教师,但是全校有学历最年轻的老师。而那时的高中学生,年龄普遍偏大,二十多岁的都有。他们在一起,关系很融洽,不像是师生,倒像是哥们。

可是这快乐的日子,被文革打断了。呢喃爸,这个一贯相信党胜过父母的红色教员,团委干部,竟被作为首批反革命分子揪出来批斗。有人揭发说他在政治课上赞扬过蒋介石,说他的妻子出身地主,说他上过黄埔军校的妻兄是台湾特务。甚至诬蔑说他从空军航校转业也是因为政治有问题。他的学生们,原来好得像哥们,现在一个个翻脸,揭发批判自己的老师,以表明立场,自己站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

一天深夜,红卫兵们,戴着红袖章,拿着长长的手电筒,以铁钎子作武器,闯到呢喃家,把她父亲从床上拉起来带走。呢喃那时还小,但她清楚地记着,手电筒晃眼的寒光,年轻的呢喃妈哭干了眼泪的画面。

呢喃爸被关押起来挨整。他脖子上被迫戴上写着“现行反革命”的超大牌子。人们强迫他跪在打碎的玻璃碴上,膝盖划破流血。头上被东一道西一道地剃成鬼头。没日没夜地批斗改造,造成他身心的伤害。让他最伤心的,班长团支书等班干部,原来都是他最宠爱的学生或哥们,现在都往他头上泼脏水。文革让师生相斗、夫妻反目、告密揭发、人人自危,搞坏了人心,是对中国传统道德做人准则的最大破坏。

那个时候,呢喃妈的日子也不好过。她受株连在学校里挨斗,被迫写断绝信与丈夫划清界限。白日还得正常教课,晚上开会无法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呢喃和妹妹放在学校楼下托儿所里,生病的妹妹哭背了气,阿姨不敢上前抱一抱,无人敢看护“反革命分子”的狗崽子。呢喃妈怀里抱着小的,手里拽着呢喃,被迫离开学校托儿所,呼天天不应,求地地不灵。有个好心的学生妈同情她们的遭遇,愿意收留孩子。谁想到她丈夫是造反组织“总工”的一个头目,死活不同意照看“狗崽子”。呢喃妈跪求说:自己是老师,面对这种情况实在没办法,希望给孩子留一条活路。她愿意把自己微薄工资的一半留下来,另一半去打点探望呢喃爸。这家动了恻隐之心,最后把呢喃姐妹收留了下来。

当时形成两大对立的造反派组织,一派是“总工”,另一派叫“红联”。两派都号称是跟着毛泽东干革命的造反派,但互相之间却形同水火,势不两立。这样的两派对立,甚至武斗伤人的现象文革中在各地都很普遍。是文革的一大特点,令今天的年轻一代难以想象。

后来,“红联”一派认为呢喃爸没问题,准备把呢喃爸解救出去。呢喃妈铤而走险,把看守支开,冒险帮呢喃爸剃平了“鬼”头,最后他男扮女装,用头巾包住头,呢喃妈把丈夫送到火车站,心里一直在哆嗦,直到目送着开往省城的火车离开才放心。就这样,呢喃爸才脱了险,被保护起来。

文革一结束,呢喃爸就执意离开使他伤心的教育界,进入一家企业。多年后,当那些已成人的学生上门负荆请罪,跪在地上黑压压一片不起,请求老师原谅的时候,他原谅了并说:“人哪能不犯错呢?改了就好!你们都是学生,是受人指使蒙骗,要错也不是你们的错!”那么,文革到底是谁的错呢?

女儿当自强

呢喃回忆起小时的日子,很有感慨。在那个物质单调贫乏的年代,双职工的教师父母能让四个姐妹吃饱饭就不错了,那时以主食果腹,玉米面、大馇粥为主食,白菜、土豆、豆腐为副食,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点肉和蛋,主食和肉蛋都定量配给,凭票供应。

呢喃说:“60年代中国人的日子过得实在艰难,靠天吃饭、自给自足,每天的吃喝都要靠体力去拼搏。最早我的家住在一个小城市里,自家有个菜园子,饲养鸡、鸭、鹅、兔,除了花钱买米、面、油、肥皂等很少的日用品外,几乎都是自家产的;用很重的铁水桶远道挑水喝;大斧子劈柴、砸煤;用煤、柈子(大块木柴)生炉子做饭,火炕、火墙取暖;蹲在地上使搓衣板、在大洗衣盆里洗衣服;蒸发糕、馒头要捂上棉被发酵;毛衣、手套、袜子自己动手针织。出行无论多远都是长征式的步行,一天的时间在路上也是正常的,后来家里有了自行车,爸爸的自行车上坐满我们姐四个,可那是我们最愉快的时光,好象比现在出国度假都让人期待。”

家庭是温馨的,生活是困苦的。有时政治上还要受打压,受欺负。家里四姐妹,没有男孩,呢喃作为长女,就有着像男孩子一样顶门立户的志气。她要上大学,离开那块伤心地,她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俗话说,男儿当自强。对呢喃来说,更是“女儿当自强”。那时她父母养活一家六口,永远有干不完的家务活。大的照顾小的,在呢喃脑海里已经成为坚不可摧的责任和义不容辞的义务,俨然一个地道的“小大人”。就连出门与小朋友玩耍都要后背背着妹妹。学校放学后她妈妈还要给学生批作业、备课,开那没完没了的大小会。到托儿所接妹妹也就成了呢喃的责任。她不仅能帮父母看家,接送、照顾妹妹,而且还会生炉子、挑水、做大馇粥,等爸妈回来吃饭。

尽管家里活很多,但呢喃在学校对学习却不含糊,成绩一直很好。受父母的影响,喜欢文学爱作诗。借书、看书成了她的习惯。后来呢喃如意地考进了哈尔滨师范大学读书。该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大学,在全国师范类大学也名列前茅,一般人有时也把它称为“哈师大”。在这里,呢喃学的是历史系,学得很轻松,门门功课都在八九十分以上。还常抽出时间去偷听文学课,如文学理论,文学欣赏,外国文学。扎实的文史功底为她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

呢喃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到黑龙江航运局,担任职工培训教师,工作得心应手。她还能抽出时间给宣传部写报道,发文章。不久就被调到宣传部工作。还被提拔副科级职务,代理宣传部长主持宣传工作。

就在这时候,呢喃开始给当地报社投稿,发表诗作,写通讯,在圈子里已小有名气。她毛遂自荐,进入这家报社工作。取得记者证,走上了专业记者的道路。报社不算大,但正好是锻炼新手的地方。当时政协口缺记者,她就去干,学会了采访新闻、与政府机构打交道。一边干一边学,她先后做了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记者部主任。得到中级记者职称,甚至报批副高职称。她还成为当地的市作协会员。呢喃年纪轻轻,正可谓春风得意。

事业上的初步成功,激发了她更大的雄心。1997年呢喃破釜沉舟,抛弃地方报社的工作,加入“北漂”一族,来到北京求发展。这样大胆,不要说女生,就是男人中也少见。刚到北京,她人地两生,没有任何熟人背景,全靠自己打拼。每天看报、上网寻找招聘广告。她以雄厚的写作实力,很快脱颖而出,考进一家大出版社,当编辑,认认真真编辑了几本书。

但呢喃不大习惯坐下来搞编辑工作,还是想风风火火跑新闻。不久她跳槽考到一家大报当记者。作为记者呢喃采访的第一人就是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代表作《亚洲雄风》、《爱我中华》),文章的发表使她在京城新闻界声名鹊起。她不断到各地采访,为很多著名的民营企业家,写过创业事迹报道。有一次为了写有关中国酒业文化的文章,差不多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的酒厂。她还采访过在钓鱼台举行的全国市长会,这是她有机会第一次走进钓鱼台国宾馆。

不久呢喃通过考试被《中国经济时报》所聘用。这家报纸是一家以经济为主的综合性日报,日读者近百万人次。主持创刊的总编辑包月阳声名显赫。就是他赞赏呢喃的才气,留下重用。她除了写稿外,还兼管部分社务。《中国经济时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而该中心是国家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堪称国务院的智囊。呢喃一下子就接近了中国改革开放决策的核心层。

后来呢喃被借调到国家科技部新闻办,当时邓小平女儿邓楠任副部长,抽调人马筹备“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呢喃在那里干了八九个月时间,负责材料准备、组织媒体报道,一下子认识了北京很多媒体。全国技术创新大会1999年8月23日至2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呢喃荣幸地参加了大会,见到江泽民总书记,聆听了他的讲话。

那时候是呢喃已成为响当当的京城记者,达到在国内事业成就的巅峰。而且在京郊买了房子,也把父母从老家黑龙江接来,全家人会聚生活在北京。俨然是令无数人羡慕的成功女性。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成功背后的辛酸有谁知!她吃了不知多少苦。单说每天上班路上就要用两小时,下班回家又得两小时,身心疲惫,为了写稿赶稿,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活跃的德华女记者

《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包月阳,有一段名言流传甚广:“人的一生好像乘坐北京地铁一号线:途径国贸,羡慕繁华;途径天安门,幻想权力;途径金融街,梦想发财;经过公主坟,遥想华丽家族;经过玉泉路,依然雄心勃勃……这时,有个声音飘然入耳:乘客你好,八宝山快到了!顿时醒悟:人生苦短,何不淡然。”

呢喃自己也感悟到:“挤在一条为名来为利往的不归路上,像蚂蚁一样地忙碌着,随着大溜儿拥挤着,奔波着,我早已厌倦了。我宁愿选择清静无为,也不能让精神生活短路,因为物质上的 追逐没有止境,只能让人更加贪婪,吝啬,刻薄;因为精神世界远比物质世界浩瀚,丰富多彩,更加令人心存感激,知足为善。我思故我在,于我那看到的,感觉到 的,比什么好吃好穿都更加弥足珍贵。”

2000年,呢喃幸运地随国家部委代表团访问欧洲,作为记者,反映更加敏锐,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有着很快的应变能力,看到了外边的世界更加精彩!工作结束后,她顺便看望了在德国留学的妹妹。就在那里巧遇而结识今天的丈夫,一位德国人。

两年后,呢喃来到德国。如今德国成了呢喃的第二故乡,在这方土地上学习、生活、旅行,逐渐地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她已习惯了异乡的生活和思维行为方式,尽管开始时对东西文化的差异,对信仰和道德观的认识无法一致,产生心理上的反差和碰撞,但是多年的语言学习,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熏陶,尤其随着对当地的法律、法规的了解,从心里往外地喜欢这里的山水大自然环境,文化人文的厚重,多元文化的氛围,自由和民主的人生保障。呢喃从切身体验感受到, 这是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理想国度,逐渐地对德国人产生敬意,也有了感情。

呢喃经常在电脑上写日记,及时地把自己的观察,看法,中西文化的异同记录下来。理出头绪,加以整理,就成了一篇篇文章。到了厚积薄发,与大家分享的时候了。

2011年初,呢喃投石问路,把一篇名叫《面对灾难的思考》的杂文,发往德国《华商报》(半月报)。新出版的报纸到了,她赶紧打开翻一 遍,从头找到尾,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那篇文章,呢喃有点失望。但这位曾经的大牌记者坚信自己作品并不差,既然《华商报》不登,那就改投《欧华导报》(月报)。结果,《欧华导报》不但立即在二月份这期报上发表了这篇文章,而且以“新春感悟”放在一版一条醒目位置。总编辑钱跃君慧眼识人才,呢喃在德国发表的处女作就这样一炮而红。德华媒体的一颗新星,就此冉冉升起。

其实,《华商报》并不是没看上呢喃的文章,大约是来稿太多,没来得及处理罢了。当该报总编辑修海涛随后看到呢喃的这篇稿件时,大加称赞,立即给呢喃发邮件,说要刊登。呢喃急了,一个姑娘不能许两家,一稿怎么能两投呢?赶紧回信说明情况,改投另一篇文章。这就是《华商报》四月份所登的呢 喃作品《外嫁女的酸甜苦辣》。修总编深知好记者对于自家报纸的重要性。他立刻在《华商报》网站建立了呢喃细语专栏。8月份聘请呢喃为特约记者,后来又成为本报记者。渐渐地呢喃还给位于汉堡的《欧洲新报》投过不少稿件,积极参加新报组织的征文大赛活动,还获得了优秀奖项。

随着她的文章不断见报,呢喃这个名字很快为德华读者群和相关机构所熟知。中国驻德大使馆一有活动就发来邀请,驻柏林的中国文化中心也与之保持联系,及时通报活动安排。柏林当地的华侨社团办会搞活动也纷纷发函邀请呢喃参加做报道,就连柏林市政厅这样的政府机关,都留下了呢喃采访的足迹。就这样,呢喃在退出大陆新闻界几年后,又重出江湖。很快成了德华名记者。提起呢喃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呢喃一直怀着感恩、感激之情,努力创作,来回报家 人、回报华人社会和写作途中幸遇的伯乐们相助。2011年至今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呢喃在德国三大报刊发表作品200多篇。

回归文学

呢喃说:“我曾经是个文学青年,以读万卷书视为人生之乐。很享受文学殿堂里的阳春白雪,也陶醉于大自然里赋予人的创作灵感,现实生活是我直抒胸臆,有感则发的写作源泉和动力,心里一直怀揣着作家梦。”她还在博客上写道:“以前是文学青年,现在是感慨中年,珍惜每天不同的瞬间,留下活着的证据。” 换种活法,写作成为呢喃下半生的事业追求。她写日记,上网、去图书馆,外出度假,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在尝试文学创作之路。找到下半辈子的事业,让她有了新鲜血液在生命里流淌的感觉。

呢喃除了在德华三大报发表作品外,还有一些文章飘洋过海,在美国华文大报《侨报》和新西兰华文报纸《先驱报》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刊登。部分作品收录在《我们这样上中学》(吉林出版社)、《教育,还可以》(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九届世界华文作家作品集和2013年世华文学研讨会论文集中。由荷兰华文著名诗人、作家池莲子主编的文学杂志《南荷华语》,于2013年12月期在《欧华文学新秀》专栏中用中荷双语,介绍呢喃以及来自奥地利的常晖和方丽娜三位女作家和她们的新近作品,其中有呢喃的散文《端午节的粽香》。

海外文学作家网路交流,为呢喃打开了文学创作的新天地。每天上网浏览、写作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呢喃建有新浪博客,仅两年,已贴了279篇文章。这个博客,连接着“心心相印-欧华之桥”圈子,与中欧跨文化交流协会的文友们沟通。

呢喃是文心社德国分社副社长。她2012年4月在文心网建立专辑,目前已发表文章119篇。 文心这个平台。一个是快,登一篇文章杂志报纸往往要拖很久,而上文心所需的时间就短得多。二是互动,在文心上可以通过文章的点击率,读者的评论留言等,看 出读者的喜爱和需求。三是广泛性,文心网内容广泛,虽以文学为主,但也包括其他内容,如绘画、音乐、摄影等,可读性很强。

呢喃也在世华作家交流网等网络发表文章。一年多的时间里,呢喃在“海外文轩”网站上发表博文达1100多篇。除了新闻报道和摄影题材外,还包括游记(如《台湾行》11篇)、 格律诗词(汉俳《路》、《人生》),诗歌(如《到了国外以后》、《还有晚霞里的我》),随笔(如《体悟人生的五个层次》、《中文课该请谁来上》、《活在当下的感受》、《德国也是我们的家园》、《飓风来临》),文学评论(如《莫言获奖张扬文学精神》)、纪实文学(如《健康日记》系列11篇),散文(如《老爸我爱你》、《端午节的粽香》),杂文(如《谁还敢当德国的姿态》、《回你的国家去》),纪实小说(如《德国人的外国女人》系列)等,充分展现了她多方面的文学才能。

呢喃作品曾两次获奖。其中《信仰不是物质财富》获“海外文轩”征文大赛优秀奖。《一个德国人在中国的感慨》获《欧洲新报》征文大赛优秀奖。

2013年5月在欧华作协柏林年会上,呢喃与其他6位文友一起被吸收为新会员。这些新会员的加入,为欧华作协带来了新鲜血液和新气象。这也有利于呢喃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施展才华。

2013年9月呢喃以记者身份被邀请参加“旅德学人台湾参访团”到台湾作十天的考察,收获很大,回来写就游记《台湾行》十几个系列,10月份呢喃以记者和作家双重身份参加并及时报道了在马来西亚举办的世界华人作家第九届代表大会的盛况。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呢喃在中西文化文学国际交流研讨会(2012年在荷兰举办)欢送晚宴上曾朗诵她的诗作《到了国外以后》。40行排比句把她在海外的锤炼和感悟一一道来,既有理性的沉思又有哲理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