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尤今

幸福的尤今

勾芍人   感谢执教于上海黄浦江畔的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家邵德怀和香港著名作家东瑞,为尤今和我架起一座友谊之桥。尤今女士居于花园般美丽的岛国新加坡,我居于椰风沐浴中的海南岛。关山重重,隔海遥望,书信之外,她的作品成为我们思想和感情沟通的媒介。...
走不出的深山–白桦谈大陆电影业

走不出的深山–白桦谈大陆电影业

勾芍人     他有一颗不羁的诗魂,行踪飘忽,步履匆匆,仿佛永远没有停息的时候。 1987年,我曾在沙金江畔的钢城攀枝花见过他。他和诗人孙敬轩、吉狄马加在泸沽湖和金沙江沿岸采风。攀枝花用温馨的阳光和火红的花朵拥抱了诗人。 1988年,他几乎一年不在国内。上半年两次赴欧洲一些国家:法国、德国、奥地利等,下半年又去了日本。直到1989年2月才返回中国大陆。...
徐克仁:本报讯十画十会=自己

徐克仁:本报讯十画十会=自己

勾芍人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一日,四十一岁的徐克仁同上海另七名记者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八记者画展”,无论在漫画界,还是在新闻界,都乃开创先河之举,使大陆新闻界又爆出一条新闻!...
第一次组稿

第一次组稿

勾芍人   要是有人猛不丁告诉你:“去采访戈尔巴乔夫!”你准会吓一大跳:开什么玩笑,我是谁,怎么可能去采访诸如此类的“重量级明星”! 但是,当你同我一样,经过了这“打仗一样的生活”,就不会感到吃惊了。 那一天,总编突然通知我和忆敏:到上海组五个“明星”版的稿件,创刊急用!时间一周,“明星”副刊的两个编辑——忆敏和我,只准去一个人。...